根据学校党总支的统一部署和安排,我校开展了以“转变思想观念,明确办学定位,创新体制机制,促进科学发展”为主题的全面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开展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活动,是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党员干部头脑的重大举措,是推动学校科学发展、实现奋斗目标的重要契机,是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加强学校党的建设的迫切需要。通过开展调查研究,总结了学校近几年取得的成绩,破解影响制约学校的因素,了解在发展中的难点与热点,以及同志对学校工作的建议和要求。学校办学三十年来,各方面的工作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同时也存在着一些制约发展的因素,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追求教学质量,打造特色品牌,是学校科学发展的工作核心。因此我们必须坚持“改革、创新、发展”来提高学校的办学质量,通过加大师资培养的力度、提高教学的质量、完善办学条件来促进学校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一、我校教学工作的基本情况
我校是一所交通行业行业创办的技工学校,办学30余年来,主要向行业培养输送了大批高素质的劳动者。现已开设汽车维修与驾驶、汽车检测、汽车工程、港口机械、汽车涂装、电工电子、机电一体化、数控等进二十个专业,在校生近3569人,专兼职教师108人,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1. 办学规模不断扩大,专业覆盖面逐步拓展。学校办学规模从90年代未的几百多人,逐步扩大2008年已经达到3569人,具备了一定的办学规模,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学校从仅有几个专业到2008年专业数增加到近20个,专业面从局限于以汽车专业为主,港口机械、电工电子、机电等全面发展的局面。学生规模和专业规模稳步扩大,规模效益日益凸显,为推动学校事业的快速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2.办学层次得到提升。自2002年以来,学校先后晋升国家级重点技校、高级技工学校技师学院,办学层次有中级工、高级工、技师等层次,并和南京林业大学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等高等学校联合办学举办成人大专等。随着学校办学层次的提升,培养高级、及时层面的比例逐步增大,高级至2008年高技专业1627人占45.6%,技师专业279人,占7.8%,高技以上的比例已达到一半以上占53.4%,办学层次显著提升。
3.教学条件得到了进一步改善。学校设立了汽车维修实习基地、数控加工中心、机加工中心、计算机中心等20多个校内实验室,最近几年每年都投入200~300万元用于教学设备的完善,学校的办学条件持续得到改善,办学综合实力持续增强,
4.教学质量有了一定的提高。学校教学部门不断完善教学计划,坚持理实一体化教学,积极组织师生参加省市等部门组织的各类竞赛,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5.师资队伍有了进一步的充实。我校的师资受历史原因的影响,学历层次地,年龄大,知识老化,随着学校发展的需要,进几年来,加强了教师队伍的建设,从02年以来引进大学生40余人,研究生2人,在职研究生6人,年轻教师已占了相当的比例,同时注重教师的培养和使用,现有中级职称40人,高级职称16人,交通系统“100人才”一人,“省交通系统名师”1人,扬州市技工院校“学科带头人”1人,“技术能手”1人,基本满足了教学的需要。
6.校企合作得到加强。学校已与三一重机、上汽仪征汽车有限公司、安徽奇瑞等单位建立了校企合作关系,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已初步形成了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
二、存在的问题
学校取得的成绩是有目共睹的,这些成绩的取得与我校坚持科学发展,坚持改革创新是分不开的。通过30年的努力,我们积累了丰富的办学经验,为学校的进一步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随着学校的进一步发展,我们也发现无论是横向比环视纵向比,我校在办学规模、办学模式、教学水平上仍存在不小的差距,主要原因是我们思路没有创新,方法不够先进,制约了学校的进一步发展。在教学方面目前存在的主要不足:
1.专业建设不快,学科建设不强,课程设置不尽科学合理。随着近几年学校的发展,学生的数量快速增长,教学的层次由原来的中技向高技、技师层次的拓展,更多的是考虑的开设的课程,制定计划,按照计划来完成教学任务,而对专业的设置、课程的衔接、教学层次的界定、需要哪些能力的培养、教学计划的科学、合理性缺乏研究,对市场、社会的需求了解不够,对专业的调研做的不够,重开设专业,轻视专业建设。制约着培养目标的实现。
2.师资队伍满足不了需要。学校的师资水平从数量上虽已有了较大的改善,但相当大一部分教师的综合素养、教学艺术不能满足学校发展的需要。我们需要继续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进一步促进教师专业化的发展。师资队伍怎样建设,缺乏规划;如何培养,缺乏措施;如何使用,缺乏评价机制。我们如何让优秀的教师“进得来,留得住,教得好”,如何加大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力度,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和教学能力,以适应现代化教育教学的要求,如何逐年提高教师的待遇,如何加大实施“名师工程”的力度,改善教师职称的结构,培养更多的学科带头人,在这些方面缺乏抓手,现在的教师总体水平不高,这也严重制约着学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
3.客观条件制约着发展。随着规模的增加,学校需要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提升办学条件,以适应规模扩大学校的发展要求。比如,教学场所的合理配置,教学设备的添置、教师数量和质量的要求,特别是首先要从数量予以满足,以保证学生的实习动手的机会。
4、学校的教学质量总体不高。我们有了“技师学院的牌子”的牌子,更需要技师学院的质量,需要继续促进“内涵发展”,进一步提升学校的特色,打造学校的品牌。比如,我们怎样加大教育教学管理力度?如何深入开展课题研究,切实抓好校本研究,完善激励机制,改革评价制度,如何在新的形势下加强常规教学研究和课堂教学研究,进一步发挥备课组的作用,切实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如此等等,需要我们坚持科学发展观,认真思考,不断探究,才能真正让学校具有名副其实的内涵,发挥品牌学校的示范辐射作用,保持学校可持续发展的活力。
5.学风建设和学生自主学业能力急待加强。近几年,我校在加强学风建设方面不遗余力、多措并施,对推进学风建设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我们也看到,由于学生入学基础相对较差,学生自主学习意识不强,学习自觉性不高、学风不浓等问题普遍存在,上课迟到、开小差、不记笔记、不做作业、“三无”等现象比较严重,学生的自我学业规划的能力欠缺。
6.教学管理业务能力不强。现有管理人员队伍的思想观念、管理水平、工作能力还不能很好的适应学校发展的需要。一是责任心不强,工作上消极、应付;二是存在惯性意识,思想僵化、观念陈旧、安于现状,工作中不善于开动脑筋;三是管理机构需要完善,基层教研组建制不全,教研组工作开展不够正常。四是工作职责还不够明晰,工作协调不够,表现在工作中松散拖拉、推委扯皮等。这些现象,尽管不是主流,但是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
三、改进学校教学工作的基本思路
技工教育的发展要与经济社会的需求紧密结合起来,培养适销对路的技术人才,目前企业急需具有一技之长,能很快适应岗位,职业素养较高的中、高级技工。社会的需求决定了我校今后教学管理工作的重点和方向,通过学习和调研,我们认为,要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打造办学特色品牌,必须按照解放思想、科学发展的要求,坚持“以学生为本”和“学生利益第一”的理念,在教学工作中主要放在“完善办学条件、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学质量”等方面:
1.坚持不懈地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进一步统一思想,明确任务要求。通过持续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深入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坚定发展不动摇,坚持改革不松懈,凝心聚力,奋发进取。通过持续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切实提高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用科学发展观分析问题、认识问题和破解难题的能力。
2.从专业建设入手,彰显学校特色,提升服务能力,增强办学实力。首先要制定好教学实施计划。由于高技专业的比例增大,我们的重点转移到高技专业,由于过去中技专业的特点,学制短,要求低,计划也简单,对于高技专业的计划,要进行调研,根据市场社会的要求,合理的开设课程,要从科学性、实用性上做文章,注重课程教学环节的衔接,要做好专业建设的规划,开设什么专业,需要哪些实验室、哪些设备,做到合理规划、统筹兼顾、逐步实施。二是在办学条件上,大力搞好硬件建设;积极探索专业设置、课程设置与社会需求的对接,加强学校重点学科(汽车)建设,培育新的学科(港口、钣喷)建设,加大教学实训场所建设,更新教学设备,不仅要从数量上满足,还要提高现代化程度,用一流的先进设备培养一流的学生。三是进一步改进教学模式、方法。加强以技能课程为主体的教学体系建设,完善理实一体化的模式,应用模块式教学、行为导向任务驱动法等先进的教学方法,四是进行教学改革。进行宽基础、大专业、小方向改革。对汽车专业的学生可在这方面做些尝试。不能推广的可在局部做些尝试。比如:三年制中技,第一年基础都是一样的,到第二年,可有所侧重,把汽车维修分成一些模块,如发动机、底盘、电器、钣喷、检验等,学生进行其中两个模块的选修,学生基础的掌握了,同时又又专长,而维修企业一般分工都比较专业,这样对学生来讲容易与企业对接,同时由于宽基础的条件对其他工种也能很快的适应。五是聘请专家担任学校技术顾问,帮助指导学校的专业建设。同时也把企业的要求与学校的教学结合起来,更好地为企业服务。
3.加强学风建设,浓郁学习氛围,增强自主学业能力。学风建设是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重要工作。要加强导学工作。根据教学工作进程,学业规划,加强系统引导,着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业能力。确定学风建设活动月主题,精心设计活动内容,精细组织实施,切实增强活动效果。围绕学校品牌专业和特色专业,举办一系列专业知识讲座,培养学生的专业意识,浓厚校园学术文化氛围。
4.校企合作要向深入发展。积极依托行业的发展,深化与省内外大中型企业的校企合作关系,通过开设企业冠名班、定向培养、设立校外实训基地等途径,根据企业用工需求,调整课程体系和专业结构,实现教师到企业见习、实习、顶岗,企业技术人员到校指导实践相结合的师资建设方式,进一步加强学校与企业的联系,真正实现校企双方共同培养高素质劳动者的目标。
5. 着力培养师资。教师是教学质量的关键,好的教育质量需要一支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教师队伍,师资队伍建设需要一定过程,引进是一个方面,重点还在培养和使用上。首先要做好师资培训规划,根据学校的专业设置、教学要求等制定3-5年教师培训规划,计划不能流于形式,一定要实施;二是要加强学科带头人的培养,根据专业的需要设立专业学科带头人,制定学科带头人的条件标准,并形成评价使用机制,作为职称晋升等的条件,对学科带头人给与一些待遇。以专业培养学科带头人,以学科带头人来带动学科的发展。三是在目前可先进行骨干教师的培养。四是注重年轻教师的培养,年轻教师目前占到教师的30~40%,要从思想上、业务上、生活上关心他们,要给他们创造更多的学习培养机会。五是注重教师的使用。使用也是培养,把有能力、思想好的教师摆到一些重要的、关键的岗位上去,进行培养锻炼,使他们早成才,成好才。有目的的与一些对口的高校和大型企业建立联办关系,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加强校际交流,互通有无,取长补短,在学校管理、师资研训、教育教学研究诸方面利用领导、师生互访开阔眼界,进行探索、交流与合作,并争取最佳效益。推进应用型专业“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6.增强科研意识,积极开展教研教改,培育浓厚的学术气氛。一要强化班组建设,根据学校的需求完善教研组,对目前的教研组进行调整和充实,配备责任心强、业务能力高的老师担任教研组长,切实把教研组的工作开展起来。二是各个教学部门制定切实可行的教研活动计划,积极开展多形式多内容教研活动;三是开展课题研究,成立课题领导小组,把课题建设作为常规工作,要形成制度,让教师都参与到这样工作中来,给教师提供参与教科研的平台,以此以此形成浓厚的学术氛围。
2009-4-21